《孙子兵法》曾言:“兵者,关乎生死存亡,乃兵家之重,不可不细加审慎。”换言之,我们对待战争,需持极端谨慎态度,绝不容许任何微小的失误。即便是细微之处的一丝疏忽,也可能引发灾难性的伤亡。志愿军轰炸大和岛的不成功,便生动地诠释了这一道理。
大和岛,坐落于朝鲜西部海域,与鸭绿江口相距不过70公里。美军与韩军凭借着海空优势,迅速占据了这片不起眼的小岛,并在岛上建立了高功率雷达站和对空电台,布设了多种窃听设施。凭借大和岛的指引,敌方轻易便能搜集到我军的情报,并精确地轰炸我军的运输补给线,对我志愿军造成了巨大损失。可见,尽管大和岛规模有限,但它犹如刺入我军侧后的一把锋利尖刀,我们不得不将其彻底铲除。
1951年11月1日,空联司对我空军第二、第三、第八、第十师下达了作战指令,部署对大和岛进行轰炸,并协助登陆部队解放该岛。此次行动的主要执行单位为空八师。空八师是一支年轻的战斗部队。
在备战演习期间,空8师以18枚炸弹全部精准击中靶心的卓越成绩,赢得了众人的赞誉,因此,面对首场轰炸任务,该师的战士们满怀信心,志在必胜。按照既定部署,9架图—2轰炸机每架配备8枚100公斤级的杀伤爆破弹,以及1枚燃烧弹。在攻击目标时,它们将实施水平轰炸。与此同时,空2师的16架拉—11歼击机将全程提供护航支援。而空3师的米格-15歼击机,则将派遣两个团的兵力,在侧翼展开灵活机动,提供掩护。
往昔,美国空军曾在我国军队上空肆无忌惮地倾泻炸弹。然而,今番,英勇的志愿军空军也将让他们领略遭受轰炸的滋味。
11月6日下午2点35分,韩明阳遵照上级命令,率领空8师22团2大队的9架轰炸机,以每小时360公里的飞行速度,自洪屯机场起飞,迅猛地向大和岛进发。
凭借对地形和地标的精准识别,22团的战士们迅速锁定了大和岛的确切方位。面对我国空军的逼近,敌军急忙发射高射炮,密集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。然而,英勇的志愿军空军战士们并未畏惧,他们在2000米的高空,驾驶战机以机关炮回击,成功压制了敌方的炮火。
15点38分,轰炸机群精准投掷炸弹,81枚炸弹中有72枚准确命中,将敌人的指挥机构炸得支离破碎。敌军少将作战科长及海军情报队长等60余人不幸丧生,首战告捷,声名远扬。对于这场前所未有的轰炸,美国人亦感震惊。他们在《朝鲜战争的美国空军》一书中记录道:
“1951年11月6日,一架装备双发动机的杜—2型螺旋桨轻型轰炸机,成功对大和岛实施了轰炸任务。”
然而,福兮祸所伏,此番看似轻松的胜利,却让空军指战员们滋生了麻痹与轻敌的心态。在11月6日的轰炸中,敌军指挥机构遭受重创。随后,他们将剩余设备转移至大和岛灯塔附近。为配合志愿军50军148师夺取大和岛,空联司决定于11月30日15点25分,出动空8师9架图—2轰炸机、空2师16架拉—11歼击机和空3师24架米格15歼击机,摧毁大和岛灯塔内的敌指挥机构。
凭借着前次轰炸取得的胜利,空8师决定延续上次的战术,照搬前日的轰炸方案。除了轰炸目标从丹东江桥直飞调整外,所有其他条件均与11月6日保持一致。
兵法有言:“一用不可复”。在战略布局中,出奇制胜是关键,但即便是再精妙的计策,也往往仅能施展一次。对手并非无智之辈,岂会因一次失败而不吸取教训?以史为鉴,那些令人赞叹的奇计,如田单的火牛战术、韩信的背水之战,自那之后便鲜有成功效仿者。其根本原因,就在于“一用不可复”的原则。
“不惜一切牺牲,誓死完成战斗任务!”然而,谁都没有料到,那些欢快地拍照的战士中,竟有一半人永远没有返回。
我军正紧张筹备轰炸行动,而敌方亦不遗余力,其精良的侦察能力早已将我军动向掌握得清清楚楚。我军声势浩大的动员引起了敌方的注意,他们迅速预测出我军即将对大和岛发动新一轮轰炸。于是,狡诈的敌人布下埋伏,静待我军自投罗网。
11月30日,下午2点10分30秒,空8师24团1大队的9架图—2轰炸机,在预定起飞时间前30秒便腾空而起,整齐地排列成大队纵队,直奔大和岛方向。然而,由于起飞提前及带队机长转弯过早等原因,当编队抵达凤凰城草河口上空时,竟比预定时间提前了整整5分钟,未能如期与护航的拉—11战斗机在指定地点汇合。
在15点07分这一刻,联合编队穿越丹东与浪头机场之间的空域,比既定时间提前了整整4分钟,这导致了米格15战机未能如期与编队汇合。
短短5分钟内,24团的战士们目击了前方突现的4架喷气式战斗机。鉴于该地邻近鸭绿江口,他们误以为这些战斗机系我方米格15,故未采取行动。
然而,正当话语刚落,前方的喷气式战斗机如潮水般涌现,它们如同苍蝇般从云端倾巢而出。机身上的蓝色五角星标志赫然是美军战机的特征。然而,我军此时若欲进行防范,已然为时已晚。
此刻,图-2轰炸机旁的护航力量仅剩16架活塞发动机的拉-11战斗机。与之相对,美军所配备的均为先进的F-86战斗机。与这些老旧的拉-11相比,F-86简直如同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存在。唯有尚未抵达战场的米格-15,尚能与之一较高下(实际上,根据统计数据,米格-15在对抗F-86时仍处于劣势)。
在这场局势之中,形势已不再是敌众我寡,而是演变成了敌强我弱。一场惨烈的大战由此展开。领队的月明高沉着应对,指挥若定。
“收紧队形,保持镇定,全力以赴地战斗,我们必须圆满完成既定任务。”
凭借机载机枪的火力,图-2轰炸机与拉-11歼击机紧密协同,织就了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力网。然而,F-86凭借其卓越的机动性,灵活变向,巧妙回避。不久,宋凤声操控的09号飞机以及梁志坚驾驭的10号飞机接连遭受弹雨,火光冲天。尽管如此,这两架轰炸机并未退缩,仍旧坚守编队,奋勇向前。
护航的16架拉-11战斗机同样全力以赴,为保卫轰炸机群,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。尽管F-86战斗机在技术上一代之差领先于拉-11,但并非毫无胜算。尽管拉-11的速度较慢,却能灵活地完成小半径转弯。飞行员王天保巧妙地运用这一特点,在敌机群中不断进行半径变换,巧妙地避开敌机的围攻。每当喷气式战斗机发动猛攻,王天保便迅速转动机体,成功规避敌机的直冲,进而巧妙地绕至敌机尾部,实现了对敌机的尾追。
他接连击落敌机F-86一架,并击伤三架,创造了以活塞式歼击机击落敌喷气式战斗机的惊人纪录。大队长徐怀堂亦不甘落后,同样成功击落一架敌F-86。与此同时,轰炸机编队的机关炮亦有所建树,再添一架敌F-86的战果。然而,拉-11的损失亦颇为惨重,周宗汉、何岳新、于长新三位英勇飞行员相继为国捐躯,三架拉-11不幸坠入波涛汹涌的大海。
尽管拉-11所受损失并不严重,然而那笨拙且行动迟缓的图-2却难以抵挡。仅仅短短三分钟,06机便不堪重负,敌机炮火击中弹药库,导致连环爆炸,四名机组人员英勇牺牲。
紧随其后的是09机,火势已迅速蔓延至驾驶舱。机长宋凤声下达指令:
“快跳伞,我留下!”
然而,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又怎会临阵退缩?他们在熊熊烈火中镇定自若,誓言:“生则同生,死则同死!”
宋凤声一见形势危急,便毫不犹豫地将导航员陈海泉踢出驾驶舱。陈海泉迅速打开降落伞,然而09机却随即在空中发生爆炸,机上三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。陈海泉,却成为了那四架被毁轰炸机中,十六名飞行员中唯一的生还者。
紧接着,10机拖着浓重的墨色烟雾,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,坠入大海。机上所有人员均不幸遇难。
06机、09机、10机相继坠毁,弹痕遍布的毕武斌04号机终于在轰炸编队的陪伴下抵达了大和岛上空。面对飞机已无生还可能的现实,毕武斌毅然拒绝了上级的跳伞指令。他神态冷静,对上级坚定地说:
“炸弹未投。”
驾驶着燃烧的飞机,他英勇无畏地向大和岛猛冲而去。伴随着天崩地裂的爆炸声,机上的四名空中勇士英勇殉国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毕武斌仍通过无线电高声呼喊:“战友们,永别了!”
面对战友英勇牺牲的惨痛画面,剩余的五架图-2轰炸机飞行员内心痛苦不已,但使命不容有失,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战友,他们毫不犹豫地瞄准了敌人的灯塔,愤慨地投下了炸弹。然而,这次轰炸能否取得预期成果?事实却异常残酷,结果并未如预期。
依据空8师24团所提交的战斗总结报告:
“轰炸未能命中预定目标,主要原因是飞行高度降低且速度提升至每小时380公里,加之投弹角度过小,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炸弹的命中精度。”
师司令部领航主任孙炎在总结中指出:“本次轰炸中,弹着点普遍超出预定目标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略微下滑,速度超过了预定值,飞行高度亦略低于预期。加之顺风的影响,尽管瞄准角度已经适当调整,但弹着点依然未能完全命中目标。”
在空8师投掷炸弹的瞬间,由浪头机场起飞的24架米格-15战斗机亦抵达战场。然而,敌方的F-86编队早已逃离战场。为营救战友,空3师战斗起飞大队长牟敦康毅然驾驶米格-15进行超低空飞行,紧贴海面,却不幸遭遇一级事故,坠入大海,英勇牺牲。
不得不说,此次轰炸行动以惨痛的失败告终。我军损失惨重,共失去图-2轰炸机4架、拉-11歼击机3架,更有米格15一架不幸坠毁。相较于敌方,我军飞机与人员的伤亡数字显著偏高。幸存的战士们返回机场,目睹桌上丰盛的庆功宴,却难以入口,心中满是悲痛,无数战友的牺牲难以忘怀。
古人有言:“以史为鉴,可以明兴替”。此次的挫败,正是年轻的人民空军必须付出的学习代价。在此次交锋中,我们犯了四大关键失误。
一是恪守旧规,照搬11月6日的作战计划,不料此举触发了敌人的警觉,从而为我方埋下了隐患,最终被敌人趁虚而入。
其次,我军在战前忽视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,未能对知晓此次战斗行动的人员实施严格限制,导致机关和部队中众多人员均知情。在宣传鼓动方面,也未重视保密工作,反而采取了公开宣传的方式。此外,战前无线电通讯频繁且混乱,暗语被敌方轻易破解,导致情报泄露。
第三,我军过于轻率且疏于警惕。在空战中,竟然将敌方的喷气式战斗机误判为友军,未能及时调整成战斗队形。直至敌人发动攻势,我军才匆忙进行反击,导致敌人成功实施偷袭,整个战场陷入被动局面。
最终,轰炸机编队并未依照预定时间出发,而是秉持着宁早不迟的原则,选择了先行出动。然而,空3师的米格-15战斗机并未随之提前升空,这导致双方的协同作战严重失衡。敌军在飞机数量和性能上都对我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,进而导致我军遭受了重大损失。
“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”在轰炸大和岛的激战中,我志愿军部队展现了英勇顽强、英勇无畏、奋勇争先的战斗风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彰显了我军永恒的军魂。然而,我们亦需深刻汲取此次惨痛的教训,唯有牢记此次败绩,方能赢得更多的胜利,减少不必要的牺牲。
战后,50军148师勇猛登岛,将岛上敌军彻底歼灭。紧接着,空战英雄张积慧英勇击落了美军王牌飞行员乔治·戴维斯,使其当场命丧黄泉。戴维斯此人生前曾击毁我军三架图-2轰炸机。今日,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,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慰藉。
十大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